你永遠不會知道,前方擁堵的路段,到底會有怎樣的“龜速車”在行駛?堵車有多種因素,“龜速車”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
當前,成都的汽車保有量已達726.6萬輛,是全國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城市。如何在這樣一座超大城市中打通交通堵點、緩解交通擁堵?8月20日,記者跟隨“陽光下的守護”采訪團在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采訪發現,在“龜速車”治理層面,成都交警有著一套利用科技?智慧的治理方案。
成都交警識別“龜速車”
“龜速車”如何治理?
“龜速車”顧名思義,就是在道路上行駛速度明顯低于道路限速和道路平均車速,同時在檢測區域內多次被正常行駛車輛超越的車輛。
開得慢,是其主要特點,但“龜速車”給交通帶來的影響,卻不只是“慢”。
近年來,“龜速車”的問題在網絡上引起大眾注意。為了治理“龜速”駕駛行為,成都交警依托現有的外場感知源設備,將卡口的視頻數據和道路交通的交通流量數據進行碰撞分析,結合AI大模型,通過核心算法,將道路上行駛速度明顯低于道路限速和道路平均車速,同時在檢測區域內多次被正常行駛車輛超越的車輛篩選出來,將其定義為“龜速行駛車輛”。
“道路上行駛的龜速車輛不僅會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時由于龜速車輛的出現往往伴隨著分心駕駛等行為,這種行為不僅會給駕駛人帶來與前車追尾的風險,還會對周圍正常行駛的車輛造成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信處保障科科長徐海豐介紹。

智能化交通信號燈 視頻識別路口車流情況
三套方案打出組合拳
識別出“龜速車”之后,該如何處理?
記者了解到,成都交警對于治理“龜速車”,采取組合式的手段進行處置:
一是,通過道路前方的LED交通誘導屏實時發布監測信息,及時提醒“龜速車”駕駛人盡快恢復正常車速,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二是進行統計分析,將一周內多次被定義為“龜速車”的機動車進一步定義為“常態龜速車輛”,并向駕駛人發送交通提示短信,提示駕駛人在日常駕駛過程中保持正常車速,切勿分心駕駛。
三是對“常態龜速車輛”進行軌跡分析,結合卡口過車數據進行視頻回溯,逐一核實駕駛人在駕駛過程中是否存在分心駕駛行為。如果認定駕駛人分心駕駛行為屬實,由屬地交警分局依法進行調查處理。
記者了解到,“龜速車”治理系統運行以來,成都交警通過高、快速路的智慧交通LED交通誘導屏精準發布“龜速車”安全提示8000余次,對600余輛“常態龜速車輛”駕駛員推送交通提示短信,發現300余名“龜速車”駕駛員存在開車打電話、玩手機等分心駕駛交通違法行為并推送交警分局查證處罰。未來成都交警還將不斷豐富感知手段,擴大檢測區域,最終將這套治理系統全面部署應用在成都市各條高、快速路上。
除了“龜速車”
智能交通信號燈也是“黑科技”
除了治理“龜速車”的經驗之外,近年來,成都交警依托“成都市道路交通信號控制中心”打造統一信控平臺,聚焦路口、干道、醫院、學校、商圈、景點、文體場館等多種應用場景,整合各類平臺的交通態勢信息,再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精準優化信號配時,以實現路口提效、路段提速、路網提能。
“各類群體有不同的出行規律,比如醫院在上午7-8點、10點以及下午1點有就診高峰,晚上8點有探訪高峰;而學校方面,不同的學段上下學高峰也不一樣。我們會針對不同需求優化相關點位信號配時方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設施管理處民警鄭榮江介紹,“不同群體的過街時間也不一樣,考慮到幼兒園、小學及醫院等地點附近弱勢群體的過街速度較慢的現實,我們按照每米1.5秒設置這些區域的過街時間。”
而有些路口的交通流量則無規律,如果也采用固定信號配時方案,可能會加劇擁堵。針對這類堵點,成都交警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實時監測交通數據,讓信號燈能夠“知堵”“治堵”,自動完成信號優化。
以劍南大道盛邦街出入口為例,這一路口是到達成都市高新區核心區域的重要轉換點,由主道出輔道和由輔道出城的交通流量都很大,時變性強,信號燈多時段固定配時方案無法很好地匹配流量的動態變化。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實現自適應控制路口信號燈配時后,該路口早高峰擁堵指數平均下降4.23%,小時通行流量增加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