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史娓超通訊員葛榮國)臨近年底,大量二手車涌現市場。為了避免二手車交易發生消費糾紛,昨日寧波市消保委發出消費警示,提醒市民二手車是非標準產品,購買時須簽訂詳細合同。
據統計,2014年1月至12月,全市消保委系統共受理二手車投訴136起,其中經營者隱瞞真實信息、欺騙消費者引發的消費糾紛有54起,約占總投訴量的40%,主要有經營者更改里程數;承諾不是進水車、事故車檢測后發現是進水車;已報廢車輛當正常車輛出售;公車當私家車銷售;更有合同內注明非事故車事后發現是重大事故車;其他的如委托辦按揭不成定金不給退,網上宣傳與實際不符,購買后車輛小故障頻出等引發糾紛也有多起。
“‘新車落地打八折’,汽車行業內的這句話,也顯現了二手車的高性價比。但由于汽車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二手車在出售之前國家沒有規定必須經過檢測合格(除屬國有資產的二手車應當進行鑒定評估外),一些二手車主或中介公司為賣個好價錢‘動手腳’或者有意隱瞞車輛真實信息等情況存在,由此就特別容易引起消費糾紛。”市消保委一位人士坦言。
對此,寧波市消保委發出消費警示,特別提醒二手車企業要誠信經營,自覺遵守《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和《寧波市二手車流通管理實施辦法》;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一定要簽訂好二手車買賣合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購買時要注意看證照。要到登記注冊合法的二手車市場購買,委托有資質的專業評估機構,對車輛真實技術狀況和價值進行鑒定評估。同時要注意看手續。二手車交易時要看車輛手續是否齊全,賣家必須提供完整的手續材料,車輛的手續包括:機動車登記證書、車輛行駛證、購置附加稅、車輛保險、車船使用稅等;車輛大修后應有相關文件及保修單及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這些文件中的車輛車架號和發動機號一定要與本車相同。
此外,在購買時須注意看車況。消費者在選購時最好有專業人員陪同選購,仔細查驗車輛狀況,多注意看“角落”和細節。同時注意簽好買賣合同。消費者購買二手車時不可只聽經營者單方的口頭介紹,要把經營者將車輛的描述還有對車輛質量的承諾(比如提供質保期、承諾不是事故車和泡水車、車輛里程數真實性等)以及違約責任在合同上予以一一寫明。另外,交易完成要及時向賣家索要相關證件并辦理相關手續變更,包括《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行駛證》、有效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車船使用稅繳付憑證、車輛保險單及購車發票等,并核對有關單據真實性,及時辦理保險等的變更,避免索賠時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