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鵬:數智融合時代商科實驗室變革與創新路徑
伍鵬
高等教育質量是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加強基礎學科培養能力,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對現有學科專業體系進行調整升級,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加快培養緊缺人才。在當今數字經濟飛速發展、商業環境復雜多變的時代背景下,新商科教育作為新文科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新商科實驗室作為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商科人才的重要平臺,生成式AI、元宇宙、數字人導師等前沿技術成為其核心技術體系,并以NFT確權、跨境數據治理、倫理規范為制度保障,服務于優秀商科人才的培養,同時為科學研究與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數智技術賦能新商科實驗室的架構創新
基于生成式AI的動態商業推演系統構建。生成式AI依托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大規模商業數據,可以動態生成豐富多樣、高度逼真的商業案例,為實驗教學提供了大量的真實商業素材,并能根據各種數據預測市場的走向,為經營主體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
基于元宇宙的三維商業生態沉浸式重構。元宇宙與新商科實驗室的深度融合主要表現在由數字技術構建的三維虛擬空間,打破了物理空間的束縛,集成了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從而形成了連續互動、沉浸式的網絡交互環境,通過技術與創新展現了商科實驗教學的無限潛力。
基于數字人導師的教學關系的智能重塑。數字人導師憑借人工智能技術,既能模擬真實教師形象,又具備智能交互與教學能力,正成為教育領域的新焦點。在新商科實驗教學中,數字人可擔任指導師,針對高風險、高成本的實驗,在虛擬環境中精準模擬操作過程,既保障安全,又能提升學生的操作熟練度。
基于NFT資產化的實驗成果的價值確權。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質化通證,是一種可在區塊鏈上記錄和處理多維、復雜屬性的數據對象,具有唯一性、可追溯性和智能合約可編程性等特征,為商科實驗室的成果轉化與價值釋放提供了革命性工具。
未來新商科實驗室的建設路徑
未來商科人才須具備以下四大核心能力:通過數據挖掘、建模與可視化,驅動精準決策的數據思維能力;融合多領域知識,管理虛擬團隊與跨文化談判的跨界協作能力;迭代商業模式應對危機與技術顛覆,保持抗壓與恢復力的創新韌性能力;識別AI倫理與算法偏見,規避商業道德風險的倫理判斷能力等。為此,未來商科教育核心要素智能化變革和新商科實驗室建設要從以下路徑加以推進:
一是構筑新商科實驗室核心要素。未來新商科實驗室建設需遵循分階段、系統化的推進路徑,通過硬件筑基、數據貫通、場景重構、流程再造、生態協同等階段,逐步構建核心能力體系。硬件筑基階段,聚焦智能終端與物聯網部署,具體落地可穿戴式商業談判情緒監測設備,開發生物反饋數據融合功能;數據貫通階段,搭建商業大數據中臺,同步完善多模態數據治理體系,通過對接企業ERP、CRM等真實脫敏數據流,實現教學數據與行業實際數據的打通;場景重構階段,以混合現實實驗場搭建為核心,圍繞元宇宙股東大會、跨境并購沙盤推演等商科特色場景,開發沉浸式實驗環境,讓學生在虛擬與現實融合的場景中提升實戰能力;流程再造階段,將智能教學流程深度嵌入課程體系,引入AI輔助商業計劃書生成、AI路演輔導等功能,優化教學環節與評價機制;生態協同階段,致力于構建人機共研體系,聯合高校、企業、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開發行業知識圖譜庫,推動教學成果與行業需求的精準對接,提升產學研合作的實際效益。
二是規劃建設“商業元宇宙實驗室”。依據“三螺旋”發展模型,前瞻性地規劃建設“商業元宇宙實驗室”,開展Web 3.0商業模式創新實驗,推動技術、教學與治理協同演進。技術賦能層,以前沿技術為驅動,部署智能合約實驗平臺,運用NLP技術構建商業輿情分析訓練系統,并開展數字貨幣結算、供應鏈金融等前沿實驗,使學生接觸最新的商業技術應用;教學模式層,以創新教學方法為核心,建立“算法經理+專業教師”雙導師制,開發“商業決策數字孿生課程”等特色課程;治理機制層,注重規范管理與動態調整,設立實驗室數據治理委員會,制定商業數據脫敏使用規范,保障數據安全與合規使用,同時建立實驗案例庫更新機制,確保教學內容緊密貼合商業發展前沿。
三是培養未來商科教師。在新商科實驗教學中,人工智能技術可依托實驗室的海量數據資源,構建動態更新的案例庫,并生成實時經濟數據可視化教案,從而推動教師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實踐引導者轉型。同時,元宇宙等技術打造的沉浸式教學場景,可高度模擬真實商業決策環境,助力教師創新與優化教學方法。因此,未來的商科教師除了要加強授課專業性、課堂互動性與教學實踐性,還需提升數字化與技術創新應用、跨學科知識整合與前沿洞察、實踐導向與產教協同、終身學習與自我迭代等能力。
四是創新未來商科教育建設方向。打造新型課堂,探索“師—生—機”三元協同模式,融入人工智能、大數據與虛擬仿真技術,搭建沉浸式場景;拆解行業知識圖譜為供應鏈金融、數字化營銷等微課程,依托混合現實實驗場打破認知邊界,助力學生知識建構;建設智慧學校,推動智能技術融入管理、服務與決策,以AI分析產業人才需求,動態調整跨境電商、商業數據分析等專業方向;創設未來學習中心,匯聚行業資源,支持數字孿生企業項目式學習,借AI技術輸出優質資源,滿足多元學習需求,助力學習型社會建設。(作者單位: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