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巍:奮力競逐新型儲能萬億級賽道
魏 巍
新型儲能是促進新能源規模開發利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技術和基礎裝備,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也是催生能源新業態、搶占國際戰略新高地的重要領域。當前,新型儲能產業正邁向規模化、多元化、商業化的新階段,寧波應牢牢抓住新機遇新趨勢,鼓勵開發多類型儲能技術,不斷探索多元應用場景,釋放產業創新發展增長潛力,推進新型儲能產業進入高水平、高速度發展新階段。
新型儲能發展形勢
一是行業規模呈現高速增長。近年來,以風電、光伏等為代表的新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攀升,新型儲能作為解決新能源波動性、間歇性問題的關鍵技術及產業,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截至2024年,我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73.8GW,占全球比重超40%,較“十三五”末增長約20倍。據預測,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到2030年將突破220GW,較2024年增長近3倍,行業總產值將超過3萬億元。寧波要抓住新型儲能正處于高速發展機遇期,奮力搶跑新型儲能萬億級賽道,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做大做強。
二是技術路線百花齊放。當前,鋰電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飛輪儲能等新型儲能技術競相發展,目前,鋰電依托成熟產業鏈、高能量密度等優勢,占據新型儲能主導地位,鈉電、液流、壓縮空氣及超導等類型受制于成本及技術成熟度,產業化進程較慢。未來,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將顛覆儲能材料研發、多能互補系統構建等創新模式,形成以鋰電為主導,液流、飛輪等多種模式為補充的混合儲能新業態。寧波要把握各類新型儲能技術競合發展對產業牽引作用,加快前沿交叉技術概念驗證與中試產業化突破,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多元化發展。
三是應用場景持續擴展。我國新型儲能在電網調峰調頻、新能源開發消納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峰谷獲利、新能源配儲等商業模式已基本成熟,離網供電、園區微電網、光儲充一體電站、城市軌道交通等新型場景不斷涌現,多元化應用格局正逐步構建。未來,容量租賃、智能運維、安全運營等儲能商業新模式不斷完善,多重價值進一步釋放。寧波要充分認識到新型儲能的應用場景和商業價值正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深挖新型儲能價值空間,以場景示范帶動技術迭代,形成一批可復制、有代表性的儲能應用場景。
四是海外市場機遇挑戰并存。當前,全球能源體系正經歷深刻變革,能源結構低碳化轉型加速推進。新型儲能海外市場快速放量,2025上半年我國儲能產業海外訂單規模達163GWh,同比增長246%,占全球訂單總量的50%以上。儲能海外市場結構發生深刻變化,中東、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但受貿易戰及高關稅等因素影響,美國市場同比驟降。未來,我國新型儲能產業在技術、成本、集成方面的領先優勢將加速釋放,海外市場占有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寧波要看到海外新型儲能需求增長機遇,但也要充分認識到海外市場潛在風險,有序開展國際化布局。
加快推進新型儲能產業量質齊升
寧波要牢牢抓住新型儲能市場高速增長窗口期,加強鋰電、液流等不同類型儲能核心技術攻關,大力布局發展儲能新產品,建強新型儲能產業鏈,推動多元化、商業化應用,推動能源體制機制革新,實現新型儲能產業快速發展。
一是突出產業落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壁壘。建立以鋰電為主導,鈉電、液流、超級電容器等多元技術協同發展路線,鼓勵云山動力、維科技術等優勢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深化人工智能技術融合應用,在電池材料、電解質、隔膜、系統集成、儲能裝備等關鍵領域一批成果。推動容百科技、錦浪科技等龍頭企業牽頭成立新型儲能產業鏈創新聯合體,面向產業創新發展重大需求,聯合上下游開展混儲集成、儲能安全、數據管理等共性技術攻關。支持寧波東方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等科創平臺開展全固態電池、超導儲能、金屬—空氣電池等顛覆性技術創新,搶占新賽道制高點。
二是突出產業鏈建設,推動儲能產業能級躍升。針對寧波鋰電電芯制造薄弱問題,全力引進培育電芯、電堆研發生產企業,開辟大圓柱電池等差異化發展路徑,引導企業做強差異化、特色化長板。鼓勵東方日升、震裕科技等領軍企業主導和參與新型儲能產品開發、儲能系統集成、儲能電站建設,培育成為牽引能力強、輻射帶動廣、集群效應大的生態主導型企業。支持大中小企業分工與協作,通過“整零協作”共同打造新型儲能產業鏈。謀劃新型儲能產業園,打造集研發制造、系統集成、場景應用及后市場服務等于一體的新型儲能產業集聚區。
三是突出場景應用,構建融合發展新格局。構建“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的立體化應用體系,在風光電場、關鍵電網節點、工業園區等區域布局一批獨立儲能、共享電站,提升區域電網韌性與新能源消納能力。面向數據中心、工商業企業等對供電可靠性、電能質量要求高和用電量大的用戶,推動配置新型儲能。大力推動新型儲能產品在工業領域應用,在重點企業、產業園區等領域建設工業綠色微電網。推動“新型儲能+”多場景融合示范,探索推廣“光儲充換檢”一體化綜合站、“超階零碳”建筑等一批創新場景。
四是突出機制創新,構建堅實產業支撐體系。探索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成本向電源側和用戶側雙向疏導機制,積極推動基于效益的儲能電價機制創新,助力降低儲能項目建設運營成本。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建立覆蓋全市新型儲能電站數據監管平臺,實現對項目運行情況的動態監測、評估和監管。新型儲能產業重大建設項目優先列入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能耗指標等統籌安排。鼓勵天使、種子等各類基金加大對新型儲能產業的支持力度,加快設立新型儲能專項基金,將新型儲能納入首臺(套)政策扶持范圍,引導保險機構開發面向新型儲能項目的保險產品。
(作者為寧波市工業和數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